河南威鼎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一言九鼎 鼎信天下设为首页

联系威鼎/CONTACT US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6656-882

电话:0371-87520315 87520581

邮箱:weidinglawyer.163.com

官网:www.weidinglawyer.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王鼎国贸大厦3号楼7层

您的位置:首页 > 威鼎文化 > 时文选粹

时文选粹

解读“不防偷”的图书馆

文章作者:大河报    发布时间:2012-02-02

     据《钱江晚报》报道,一条微博在网上疯传:宁波鄞州高级中学的图书馆,没有门没有管理员,10万册图书全数提供给师生自助借阅。对此,校长王贤平解释说:“6个管理员一年30万元工资,只要年丢书不超30万就值;古今中外哪本书教人偷书?偷书是受教育不够,多看书多受教育,偷拿书的也会放回书架。年终盘点时发现,原来10万册书变成了10.6万册。”一个网名“慕正”的网友留言说,这正是“无为胜有为”,是对学生尊重、信任、放手带来的好结果。1月31日,记者从宁波鄞州高级中学证实了这条微博的真实性。
     该校的图书馆不是没有管理人员,而是说管理人员干的是为学生采购感兴趣的书、推荐合适的书、根据借书情况作数据分析、对图书进行上架等,师生们什么时候借书、什么时候归还,这都是自助的,没人管,与过去的最大区别,是“防偷书”的职能被完全摒弃了。一个普通的高中校长敢于大胆颠覆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思维,学生们能用如此惊人的高素质回报这位改革者,令人欣喜和震惊。
仔细阅读这则新闻就会发现,这座学校图书馆的管理创新,是把以怀疑为出发点的防盗型监视管理变成了以信任为前提的放手式管理;把惯用的他律型管理变成了自律式的学生自我管理;把自上而下的行政型管理变成了民主管理。正是这种转变,让学生们的感觉变了,地位变了,行为、素质也变了。
     首先,这种转变让学生们产生了“我是图书馆的主人”的感受。过去他们去图书馆看书借书,必须先看看大门是否开着,缺乏进出的自由;进入图书馆后,无论走到哪里,都处在管理员防范的目光之下,这种令人不快的环境很容易让人产生逆反心理——反正你在怀疑我,我就偷你一本吧!如果大门可以随便进出,如果没人监视,学生们就会觉得自己成了这里的主人,既然是主人,他只能为“家里”添书,哪里有偷“家里”东西之理?
     其次,这种转变迅速释放了“相互信任”所产生的巨大能量。报道中透露,改革当初,“校内一片哗然:这样做,书迟早要被偷光的”。这么多人为何会有如此心理?就因为那时学校和学生互不信任。当学校如此彻底地信任学生后,学生必定感到很意外,很感激,很自豪,很平等,也很珍惜这种被信任的荣誉感,从此,他们不由得就会用更严格的自律显示自己的确值得学校信任,就会用更好的素养回报学校对他们的信任。如此循环往复,这种相互信任就会日益加强,人人爱护图书馆就不难理解了。
     当然我们也看到了真正的素质教育的力量。校长王贤平告诉学生:“高中的图书馆不应该是藏书馆,应该是读书馆”;他还说:“书就算被偷去了,也是划算的——偷书的人毕竟是拿去看的,那他也接受了教育”——这样的话怎能不让学生感动和终生铭记?对于“图书馆要不要门”这个话题,当时学校专门组织开展辩论赛,让学生自己辩辩看;新生进校时,都要听一堂图书馆老馆长开设的讲座;学校还发起了“毕业生向母校捐书”的活动。如果没有如此棒的配套方案,改革的结果恐怕也会打折扣。
     宁波鄞州高中的这个实验给与了我们许多启示,尤其是在如何培养、提升公民素质这方面。它告诉我们,利用学校、媒介等开展教育虽然也有效,但如果让公众置身于一个充分自治、自我管理的“特区”中,那么,他们成为高素质公民的效率肯定会提高许多倍。

 
咨询热线和官方微信
免费咨询热线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