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威鼎律师事务所欢迎您!

一言九鼎 鼎信天下设为首页

联系威鼎/CONTACT US
全国免费咨询热线 400-6656-882

电话:0371-87520315 87520581

邮箱:weidinglawyer.163.com

官网:www.weidinglawyer.com

地址:郑州市郑东新区王鼎国贸大厦3号楼7层

您的位置:首页 > 威鼎文化 > 时文选粹

时文选粹

封锁信息成就的不是“秘密”是灾难

文章作者:大河报    发布时间:2013-02-26

  今日关键词

  土壤污染

  环境状况涉及所有人的健康和权益,相关监测数据本应是公共信息,最不应该成为所谓的“国家秘密”。即使捂盖子能换得一时平稳,如此掩耳盗铃势必因掩盖问题而加剧污染,待到严重后果全面爆发之时,岂非将导致更大的灾难?

  □本报评论员赵志疆

  据《法制日报》报道,2月24日,北京律师董正伟收到了环保部的政府信息公开告知书。令他失望的是,对于他所提出的请求环保部公开“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方法和数据信息”的申请,环保部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公开。事实上,原国家环保总局与国土资源部早在2006年就曾做过全国土壤污染调查,但是,污染数据至今没有公开。

  A

  别拿公众当“人体测试仪”

  最近一段时间,“全国90%的地下水遭受了不同程度的污染,其中60%污染严重”的消息备受关注,地下水污染问题成为焦点话题。与此同时,伴随着雾霾天气的扩散,PM2.5话题持续升温,公众对于环境状况的参与度越来越高。实际上,无论是地下水污染还是大气污染,最终都会污染土壤,作为污染物的终极载体,土壤中的污染物无从转移和稀释,因此更加难以治理。更为重要的是,与大气污染和水污染相比,土壤污染更加难以被公众察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也更加严重而滞后。对于土壤污染而言,防患于未然显然比先污染后治理更加重要,而这首先就需要公开相关数据,使公众对土壤状况有一个全面准确的认识。

  同在一片天空下,环境状况涉及所有人的健康和权益,相关监测数据本应是公共信息,最不应该成为所谓的“国家秘密”。令人愤怒和不解的是,这些与公共利益休戚相关的监测数据,却一次次以“国家秘密”的名义向公众说不。与当初PM2.5的遭遇类似,环保部门对土壤污染数据讳莫如深,虽然关系到每个人的安全健康,环境污染状况却是“天知地知,你我不知”,每个人仍要用自己的身体去扮演“人肉吸尘器”、“人体测试仪”。如此漠视公众知情权、罔顾民众生命安全与健康的做法,怎能不引起民众的强烈反弹?环境污染的压力早已令公众不堪重负,掩藏相关数据不仅不足以平息公众焦虑,反而会在一片质疑中导致人人自危。

  B

  掩耳盗铃加剧环保压力

  国土资源部2010年的一项统计表明,全国耕种土地面积的10%以上已受重金属污染。环保部门估算,全国每年因重金属污染的粮食高达1200万吨,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超过200亿元。环境压力与日俱增,环保事故不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也在不断制造社会矛盾。以“国家秘密”为由,拒绝向公众透露环保监测的真实数据,各种流言不免随之广为传播,这究竟是“避免引起社会恐慌”,还是在加剧公众的焦虑?伴随着环保压力持续增加,环境问题日渐成为引发社会矛盾的“导火索”。资料显示,因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以年均29%的速度递增。即使捂盖子能换得一时平稳,如此掩耳盗铃势必因掩盖问题而加剧污染,待到严重后果全面爆发之时,岂非将导致更大的灾难?

  环境状况关乎人的生存和发展,因此,环境问题从来都是社会公共问题,环境保护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尤其离不开公众的积极参与,而基本前提就是保障公众及时获知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早在2008年就开始施行,时至今日,环保部竟然连土壤是否污染这样最基本的信息都拒绝公布,甚至不惜以“国家秘密”这样荒诞的理由来搪塞公众质疑,由此来看,这部“家法”的实际效用颇为值得怀疑。近年来,环保事故频频发生,除了监督执法不到位的原因之外,信息封锁未尝不是一个重要原因——在外界监督难以企及的隐秘空间内,暗箱操作与交易几乎在所难免。

  C

  土壤污染

  当借鉴PM2.5

  对于公众来说,信息公开是环境保护的首要问题。只有在信息公开的前提下,公众才能准确掌握真实的环保状况,在监督政府积极履职的同时约束自身行为,从而减轻环保压力。以“国家秘密”为由将公众排除在外,不仅是对公众的基本知情权的伤害,同时也意味着政府部门要以一己之力扛起环保重任。问题的关键是,环保从来都是一个公共话题,污染的形成不但与政府行为、企业行为有关,同时也与公众环保意识以及公民个人行为息息相关,将公众完全排除在外之后,政府是否能额外承担起本可以由公众来分担的压力?如此出力不讨好所为何来?

  实际上,“国家秘密”之类的托词在PM2.5最早曝光时就曾使用,令人略感欣慰的是,这样的“国家秘密”并未保守太久,如今,发布PM2.5数据已成为多数城市的共识。在PM2.5逐渐“解密”的过程中,并没有出现所谓“大面积恐慌”,反倒是使人见到了政府职能的更加完善以及公民意识的日渐成长。节能减排成为政府行动,绿色出行成为民间共识,在全民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中,曾经被讳莫如深的PM2.5,最终成为传播环保知识、培育环保意识、促进公民社会成长的演练。有了这样成功的案例,土壤状况有什么理由继续以“国家秘密”拒人于千里之外?

  面对日益加剧的环保问题,公众参与是环保部门的动力而不是阻力,一味封锁信息成就的不是“国家秘密”而是“国家灾难”。此中利弊得失,值得环保部门三思。

咨询热线和官方微信
免费咨询热线
官方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