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天堂应有孩子一席之地
文章作者:大河报 发布时间:2018-08-09
炎热的暑假带孩子去图书馆看书,无疑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在有空调的房间,捧上一本喜欢的书,既可以学到知识,又能开阔视野。近日,大河报·大河客户端记者走访了郑州市金水区、中原区、郑东新区等多家图书馆,发现一些图书馆禁止儿童入内。(详情见本报今日AⅠ·06版)
著作等身的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被誉为“作家中的作家”,尽管著述颇丰,博尔赫斯最脍炙人口的却是这样一句话:“如果有天堂,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在所有关于图书馆的描述中,这句话最诗意而贴切——图书馆远离俗世喧嚣,以开放包容的姿态迎接所有人的到来,置身其中,所有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取同样的资源,徜徉在知识的海洋里,满足了人们一切对天堂的想象。
图书馆里如果没有孩子,显然是令人无法想象的。近年来,“国民阅读率”低下屡屡被人提及,提高国民阅读率,自然应当先从娃娃抓起。当然,有些低龄儿童或许还不会真正阅读,他们去图书馆更多的只是玩耍。即使这样,图书馆也不应该将低龄儿童全部拒之门外——虽是玩耍,但在知识殿堂玩耍仍显得不同一般,孩子能因此接受知识的熏陶,起码能够先熟悉一下环境。
话虽如此,图书馆谨慎的态度也并非不能理解。图书馆的顾虑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害怕孩子吵闹影响其他读者,另一方面担心好动的孩子出现意外。有人提出,拒绝孩子入内损害了孩子的权利。这种观点令人难以苟同——公共区域内,个人权利首先应服从于公共秩序和公共利益,不能因维护孩子阅读的权利,就损害其他人安静阅读的权利。至于担心孩子出现意外,显然也不是杞人忧天。且不论书架都是铁质,碰到上面难免会受伤,就算孩子不小心扒落了书架上的图书,以书架之高、图书之多,也不免会砸伤孩子。
那么,有没有两全其美之策呢?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只要将低龄儿童与普通读者区分开来,就可以实现各得其所。实际上,目前的主要矛盾皆因成人与儿童共处一室而起,“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背后,仍然只是在强化这个难以调和的前提,如果能针对不同读者的需求区别对待,问题自然也就迎刃而解。
孩子有权利享受阅读的乐趣,但未必一定要挤进成人阅览室。如果能针对读者的年龄阶段划分出不同区域,不仅能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要,而且也能更加有针对性地展开公共服务。当然,由此必然需要图书馆为此提供更加精细化的管理与服务。针对禁止儿童入内,不少人都寄希望于图书馆能加强管理,而不是“一刀切”。图书馆确实有必要加强管理,但管理的方向应该是细化分类,而不是从混杂的阅读人群中拎出那些不懂事的孩子。
对于城市来说,图书馆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天堂。人来人往的天堂里,应该为孩子们留有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