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让快速复出淡化问责威力
文章作者: 发布时间:2012-02-20
据最新一期《南都周刊》报道,上海静安区大火被免区长张仁良日前复出任喀什地委副书记,原上海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徐孙庆此前复出,担任上海市申江两岸开发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两位遭纪律处分的官员,是另一项纪录的创造者:从被撤职到履新,只花了半年时间。此为受处分官员复出的最好成绩。
2010年发生的“11·15”特别重大火灾,以58条生命的惨烈代价备受国人关注。国务院事故调查组查明,该起特别重大火灾事故是一起因企业违规造成的责任事故,静安区政府对工程项目组织实施工作领导不力。根据国务院批复的意见,依照有关规定,对54名事故责任人做出严肃处理,时任静安区区委副书记、区长的张仁良,与时任静安区委常委、副区长的徐孙庆一同被行政撤职、撤销党内职务。
令人始料不及的是,眼前的这一幕,竟然依旧延续着市井坊间所调侃“放放长假,拍拍屁股,换换座位”的俗套。举国关注之下,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问责吁求,时至今日我们才无奈地发现,曾经高高举起的那只手,早已在我们丝毫未能察觉的时候悄然放下。这样的结果不由得使人怆然发问——到底什么样的事件才能真正体现出“问责”一词所应具有的威力?
当公众一次次耐心执著地辨析“辞职”、“免职”、“撤职”区别的时候,眼前这一幕使我们吃惊地看到,无论冠以什么样的方式,“问题官员”最终都只是暂时离开了自己的位置。“11·15”特别重大火灾事件过后,因其广泛的影响和前所未有的问责风暴,曾被视为迈出了我国官员问责体制发展的重要一步。时至今日回头来看,因为缺乏舆论的持续关注,这迈出去的一步似乎还远未“落地”。
面对“问题官员”,我们似乎没有必要继续咬文嚼字于“辞职”、“免职”、“撤职”的差别,实际上,这也正是少数人热衷于在其中做“文字游戏”的一个因素所在。无论以什么样的方式离开现任的职位,公众所能看到的结果都是官员已经无法胜任当前的工作,那么,在他们重新异地为官之际,公众也有必要知道,他们是否已经重新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换句话说,纵使“问题官员”有资格也有能力重新复出,起码也应该公开其中流程,使公众看到其依据所在。
以“11·15”特别重大火灾为起点,全国展开了消防安全的集中整治。中国政府网不久前公布《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消防工作的意见》强调,要全面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的,要依法依纪追究单位负责人、实际控制人、上级单位主要负责人和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负责人的责任;发生特别重大火灾事故的,要根据情节轻重,追究地市级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的责任。以张仁良、徐孙庆的权力轨迹来看,比强化问责更重要的是,如何以制度化手段避免所谓问责只是暂时躲避舆论风头?